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小宇妈妈的博客

我和小宇一起成长,谱写生命的乐章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戴上自己的“耳朵”——养成倾听的习惯  

2009-03-14 19:52:19|  分类: 家庭教育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“倾听”是人类接触世界,表达自身的第一步;是孩子接触社会、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;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;也是孩子学习的一种好习惯。“倾听”往往被当作“听见”,许多家长没有在意孩子倾听技巧的培养,认为“有效的倾听是与生俱来的本能”。

其实,并不是如此。倾听是需要来培养的,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,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,要细心,这也是一种礼貌,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;第二层意思是要“会听”,要边听边想,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,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。

小宇1岁时就会说成串的字符,1岁3个月就能与大人进行流利的交谈。从小宇会说话的那一天起,我每天都与他进行交谈,我们在一起有什么就说什么,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。所以,我是小宇最忠实的听众,在倾听他的故事与疑问时,小宇能同时给我上演悲剧和喜剧,所以我也是小宇最忠实的观众。不管,小宇说的话是对的还是错的,说的事是真的还是假的,我都能从头到尾听完,因为这样我学会了倾听,从倾听中我得到了许多……

小宇:“妈妈,我早上抛了一颗幸福草,上午我感到非常的幸福!”

妈妈:“是吗?那你能告诉我什么叫幸福草吗?”

小宇:“我的幸福草,就是早上去上学前在楼下捡的一颗枯黄的小草。”

妈妈:“那你怎么说它是幸福草呢?”

小宇:“当你让我把它扔掉时,我就对它说‘你是一颗幸福草,我把你抛向空中,带给我幸福吧’!”

妈妈:“那你的幸福草真的给你带来了幸福吗?能把你的幸福传递给我点儿吗?让我也分享一下你的幸福吧!”

小宇:“它真的带给我幸福了。因为上午我带的学具不够,隋睿主动把学具借给我用,同学们对我都很友好,我们互相帮助,我的心充满了喜悦,感到非常幸福!”

妈妈:“是这样呀!那你真的很幸福。现在你的幸福也传递给妈妈了,妈妈也感到很幸福呢!”

就这样,在无数次的交谈中,我学会了倾听,但是感觉自己对倾听的理解远远不够。小宇更是不会倾听,他只习惯于自我中心的倾听,喜欢别人听自己说,而不喜欢听别人说,有时还“假听”,即坐姿端正,眼睛盯着老师或黑板,心里却不知在想什么。所以,许多时候是大人在孩子面前学会了倾听,而孩子仍然不会倾听,为了解除“小太阳”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听,必须从小培养他们带上自己的“耳朵”——养成倾听的习惯。

台湾心理学家黄月霞认为:“倾听是有效沟通所必备的元素,它是一种接纳的语言。”倾听是一个积极的接受、分析和理解对方的过程,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。人能从倾听中接收到许多信息,分享到喜怒哀乐,感受世间的苦辣酸甜,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。对小孩子来说,“听”则显得更为重要,良好的倾听习惯会给孩子带来很多收获。

1. 发展语言理解、表达能力。

随着孩子的生活经历日日丰富,交往面日渐扩大,他们想说的也就越来越多,但他们掌握的词汇和语句还很有限,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,可使他们理解对方的语言,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
2. 减少学习障碍

“听”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,是学习的基础,没有良好的听的习惯,极有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障碍。比如课堂上学习讨论时,还没有听完老师的要求,便热热闹闹地展开了;当别人发言时,其余的孩子缺乏耐心听,着急地插嘴、代替回答;不愿静下心来听老师读题释题,往往审错题意;作业没有按老师要求做。

3.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

倾听,表面上听起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,不就是听人说话吗?而教育学家的理解,感悟是:倾听不仅是要听,而且要细心地听,集中精力地去听,参与到讲话者的思想里去。可以说倾听是人际关系沟通中最富有挑战性的技巧,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修养。

那么,我们做家长的应当怎样引导孩子“学会倾听”呢?建议家长:

1.做孩子的“忠实听众”

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在访问一名小朋友,问他:“你长大后要当什么呀?”小朋友天真地回答:“嗯……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!”林克莱特接着问:“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,你会怎么办?”小朋友想了想:“我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,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。”当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,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,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。没想到,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,这才使得林柯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怨非笔墨所能形容。于是,林克莱特问他说:“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真值得想法:“我要去拿燃料,我还要回来!”

成年人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,往往觉得很快就听懂了孩子的话,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。父母有效地倾听孩子的诉说,不仅能走进孩子、真实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,而且还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倾听的榜样,从而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。

在倾听孩子诉说时,父母并不只是扮演一台录音机,重复孩子的叙述,而是整理孩子的叙述,并找出孩子隐藏的感受,并有所回应。比如,孩子见到了美好的事物,他会很兴奋地告诉老师或家长,应该认真地欣赏;当孩子讲了一个幼稚的故事,你要耐心地听完,哪怕他已经向你讲过好几遍了,成人的鼓励可以使孩子更出色地讲述;当孩子受了委屈向你倾诉时,不要不耐烦,让他说完,让他感到大人重视他;孩子在讲述一件事情时,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,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,都要专注地倾听,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、理解力的偏差、观点的创意、批评的价值等。在倾听孩子讲话时,父母要不时地与孩子眼神接触,但不是紧盯不放地注视,表现出注意、轻松、有兴趣了解的表情,并不时地用“是的”、“嗯”、“我了解”,偶尔点点头来表示你对他说话内容的注意,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。父母倾听时不可以到处走动、或背对着孩子,因为这些行为可能令孩子认为你对他所说的没有兴趣。此外,父母要避免对孩子说:“好啦!我知道你的意思。”因为这句话常常会让孩子不想说了。

2.训练孩子带着目的去听

除了一些基本技巧和要求外,倾听是否成功,最关键的是是否“用心”。要培养孩子认真听的习惯,除了让孩子想听外,还要让孩子知道从何而听,这就要求家长适时地诱导点拨,让孩子明白听别人讲话不只是听“热闹”而是带着问题去听,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?如,让孩子说说:“刚才他说了什么?”“听懂了什么?”“听不明白的又是什么?”“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?”“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?”等等,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,边听边思考,在倾听中全面理解问题,注意力就能慢慢集中起来。

怎样才算认真听?孩子对此认识模糊。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,可操作性的、细化了的要求。比如,听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着发言的人;要听清发言的人说的每一句话,脑子里不想其他事;听完别人的话,才发表自己的意见,不插嘴。

3.培养孩子用“心”去听

有一个木匠在工作的时候,不小心把手表掉落在满是木屑的地上,他一面大声地抱怨自己倒霉,一面拨动地上的木屑,想找出那只新爱的手表。许多朋友也提着灯与他一起找表,可是找了半天,仍然一无所获。等这些人去吃饭的时候,木匠的孩子悄悄地进到屋子里,没一会功夫,他居然找到了手表。木匠又高兴又惊奇地问孩子:“你怎么找到的?”小孩子回答说:“我只是静静地坐在地上,一会儿,我就听到:‘嘀嗒!嘀嗒!’的声音,我就知道手表在哪里了。”倾听可以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,但是没有一个平和心态,心中急躁、以自我为中心,那么很难真正耐心倾听别人的话,更难以从倾听中有所收获。因此,还要让孩子明白,最好的倾听不只是用耳朵听,还要用眼睛听,用心听。在倾听的时候还要懂得尊重、理解别人,不要觉得乏味就放弃倾听,或打断别人的话。即使有不同的观点或理解,也要让他人讲完后再发言。培养孩子既要学会倾听,又保持理解的心态。

4.认真,充分的评价

社会心理学家认为,受人赞扬,被人赞扬,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。在“听”的培养中,父母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,让孩子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。比如,下课后老师可以说:“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,你听得很认真呀!”在家里,父母可以说:“你把它的优点学来了,说明你很会听啊!”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、激励,孩子就能养成“听”的习惯。

歌德说:“对别人诉说自己,这是一种天性;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诉说的他自己的事,这是一种教养。”让孩子和父母都来做一个好听众,以此来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吧!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59)| 评论(2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